多年来,A股市场总有一些上市公司为迎合市场热点炒作,擅长紧跟行业形势更换公司名称,在监管部门出手后,近两年这种现象有所缓解。但据本报记者发现,自去年12月以来,上市企业更名的现象又开始密集。面对这种现象,专家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,谨防企业借势炒作。
本月已有7家公司更名
太阳鸟证券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,自2018年1月25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“太阳鸟”变更为“亚光科技”。剔除ST、*ST更名因素外,此次更名的太阳鸟是今年以来的第7家已更名A股上市公司。此外,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已发布拟更名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相关公告,如近期引起投资者普遍关注的苏宁云商,拟更名为“苏宁易购”;中电广通拟更名为“中国海防”,壹桥股份拟更名为“晨鑫科技”等。
其中,壹桥股份的更名史尤为跌宕起伏。1月5日晚间,壹桥股份发布公告,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“大连晨鑫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,证券简称变更为“晨鑫科技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不到1个月前,公司曾计划将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“晨鑫智能”。但这一举动随即引来深交所关注,被要求说明更名的必要性与合理性。随后,公司放弃更名为“晨鑫智能”。
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2017年12月当月,A股市场上有超过10家公司证券简称更名;截至昨日,今年1月份已有7家公司更名。而去年11月份仅4家。这意味着,自2017年12月份以来,A股上市公司更名的现象开始逐步密集起来。
投资者应理性看待
部分公司更名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热点炒作,吸引投资眼球,拉升二级市场股价。如中国民营餐饮第一股的湘鄂情,自2013年出现大幅亏损后,开始跨界转型,2014年8月25日湘鄂情正式发布剥离餐饮业务转向新媒体大数据的公告,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科云网,迎合了当时的市场热点,使得该股股价翻了一倍。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更名,未能提升公司经营业绩,最终变成了*ST云网,公司股价也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一路下跌,股价跌回4年前。类似蹭热点的更名在二级市场上并不鲜见,如*ST匹凸、奥飞娱乐、帝龙文化等。
而近期的“更名式炒作”源头或起于海外。日前,美国软饮料公司长岛冰茶公司宣布,公司计划更名为“长区块链公司”,并申请了同名公司官网域名。消息宣布当日,该公司股价暴涨超过180%,盘前交易更是一度飙升500%。此外,一家英国的上市公司On-line Plc也在稍早蹭区块链热点,更名为On-line Blockchain Plc,更名当天公司股价上涨19%,次日股价曾一度暴涨400%,收盘时最终上涨173%。
因为更名现象频发,监管层精准出击。去年10月,深交所对《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》相关规定进行修订,增加“上市公司拟变更证券简称的,应当提前5个交易日向本所提交书面申请”的条文。自此,A股上市公司借势更名进行炒作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。去年,剔除ST、*ST因素外,沪深两市证券简称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缩减到97家。而且,更名引起的股价上涨效应也大幅削弱。相关数据统计发现,在更名当日股价下跌的占比超过六成。
业内专家分析认为,公司更名的最终目的是实至名归,如果只是炒概念、玩噱头,换汤不换药的更名,对公司股价很难有实质影响。据此,建议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上市公司更名,以防被其闪亮的公司名称误导投资。